高血压脑出血(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, HICH)是致死率和致残率很高的一种疾病。2010年Montes等报告,美国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0 d病死率为35%~50%,其中半数死于发病前几天。我国高血压脑出血发病率为(50.6~80.7)/1 000 000人,存活者大多数留有残疾。目前对于位置深在的脑出血的治疗方法存在争议,神经内镜清除术有望成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理想手术方法。本文现围绕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的最新进展综述如下。
神经内镜技术自20世纪80年代被广泛应用到神经外科领域,Auer等在1985年报道首次应用6 mm神经内镜清除颅内血肿,取得满意疗效。经过30年的发展,神经内镜技术发生了巨大变化。目前神经内镜已经能够像"显微镜"一样,单独做为照明和观察工具,术者在神经内镜下进行神经外科操作,神经内镜如同"手持显微镜"。目前神经内镜清除颅内血肿主要有以下2种技术方法。所有的手术工作都通过内镜自带的工作通道来完成,"自带的"工作通道直径仅约为2~3 mm,需要特定的手术器械才能进行手术,多数情况与立体定向技术和神经导航相结合,应用"特定的"超声吸引器等通过物理方法破碎血肿块,清除血肿。虽然报道手术效果好,但由于需要特定的设备,很难被其他术者掌握和复制。 所有的手术操作是在内镜之外进行的,手术器械是常规的显微外科器械。该方法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技术。该技术包括"单手"操作和"双手"操作。"单手"操作即术者左手持内镜,右手持吸引器进行"单手"操作。在一般情况下,这种操作能够满足手术的要求,但在止血时或对重要结构进行操作时,单手操作不能进行精细的操作,有可能对重要结构造成损失,或者止血不彻底、损伤重要血管等情况,因此不能达到理想的显微外科操作的要求。 "双手"操作神经内镜技术是指助手或支持臂固定内镜,术者一手持吸引器,一手持双极进行操作,该方法结合了神经内镜和显微外科双手精细操作的优点,是神经内镜发展的趋势。刘利等报道对于中、重度脑室出血及第三、四脑室铸型的患者,利用"双手"操作技术可以清除第三脑室内血肿并将脑室外引流管通过"室间孔"置入第三脑室内;对于"中央型"丘脑出血的患者,直视下清除侧脑室和第三脑室血肿后,同时在双极和吸引器配合下清除丘脑血肿,并将引流管置入丘脑血肿腔内。Cai和Di2010年报道应用1.5 cm的圆柱形工作通道,通过"双手"操作技术进行脑肿瘤的手术治疗,取得良好效果。 Ochalski等2014年报道应用"双手"操作技术对18例脑出血患者进行血肿清除手术,手术效果良好,平均血肿清除率81.2%,术后1个月患者GCS评分平均提高24%。"双手"技术融合了"内镜"和"显微外科技术"的优点,其在内镜下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等手术被广泛应用,但在治疗脑出血手术中应用报道较少。理论上内镜手术能够直视下清除血肿,又能减少"常规"手术对血肿周边脑组织的损伤,是脑出血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。 对于幕上脑出血的内外科疗效的对比,目前国外共有5份权威的随机临床报道,目前国外共有5份权威的随机临床报道,绝大多数的研究认为内科治疗与外科治疗在疗效上无显著性差异,只有Auer等在1989年报道应用神经内镜清除颅内血肿的疗效优于内科治疗,但由于Auer等应用的是镜内操作技术,需要"特殊"的设备,该手术方很难被其他手术团队掌握。 Onoda等曾报道开颅血肿清除不利于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,原因为手术切口大,创伤大,术中对脑组织的牵拉损伤大,且手术时间长。目前大量文献报道神经内镜清除颅内血肿,血肿平均清除率在79.2%~95%,且远期预后优良。在术后并发症方面,Nagasaka等的研究表明内镜辅助下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术后再出血发生率为0%~3.3%,而传统开颅术后的再出血发生率为5%~10%。 立体定向血肿碎吸引流术被用于各种位置的颅内血肿,特别是脑深部血肿,其手术操作简单,并可经引流管向血肿腔内注入尿激酶,得以广泛应用,但在术中碎吸血肿时可能诱发新的出血,血肿清除不彻底且不能进行有效止血,常需多次注入尿激酶引流血肿致引流管常需留置数日,增加颅内感染的风险。Morgan等的研究表明,单纯脑室外引流术后的血肿引流率仅为10.8%,此外脑室外引流术后的术后感染率较高,有研究报道术后感染率约为10%。 2012年Basaldella等报道对于中、重度脑室出血患者,内镜血肿清除术与单纯脑室外引流比较,引流管放置短,能够减少术后发生颅内感染和脑积水的几率。陈祎昭等2011年报道应用神经内镜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8例,手术疗效确切,血肿清除率约为89.2%。刘利等2014年应用"双手"操作技术清除血肿清除术,术后患者血肿平均清除率为91%,患者留置引流管平均时间为2.53 d,预后良好。神经内镜的工作通道(Port或Trocar)是使内镜或手术器械穿过皮层,到达目标区域,进行手术操作的工具。随着神经内镜技术的发展,手术的多样化,内镜工作通道也不断改以适应手术的需求。最初学者应用胶片等自制工作通道,逐渐发展为商品化的工作通道。但内镜工作通道的原理是将纤维束推挤形成操作空间。与常规的脑压板相比,其对于周边脑组织的压迫更均匀,减少了常规脑压板应用后产生的脑组织挫裂伤。Engh等报道应用圆柱形牵开器内镜下切除脑室内胶样囊肿32例,术后无癫痫、神经功能缺失等并发症出现,随访4年未见影像学复发。显微镜下圆柱形牵开器的直径在2.0~3.0 cm之间,由于其长度固定、操作空间有限等缺点,限制了其广泛应用。 文献报道过多种自制工作鞘,其中不锈钢套筒状较多,其明显缺点是管壁不透明,不能实时观察残余血肿及颅内周边解剖关系的情况。后逐渐发展为透明工作通道,其优点是可以清晰的看到通道旁脑组织的情况,减少对周边脑组织的损伤。 目前商品化的工作通道主要以透明的椭圆形和圆形2种工作通道为主。椭圆形工作通道上下直径不同,手术操作空间相对局限。 由于手术方法包括"单手"操作和"双手"操作,内镜通道的直径从6~8 mm到10~16 mm不等。随着工作通道直径的增加,手术器械在工作通道内的活动范围逐渐增大,使手术操作更加灵活,手术过程更加顺利。相关报道应用16 mm×5 mm工作通道清除颅内血肿取得良好疗效。 在直径11~16 mm不等的"单腔"透明工作通道,存在手术器械相互干扰,影响操作的缺点。学者不断探索新的工作通道,既能减少器械相互干扰,方便手术操作,又不增加脑组织的创伤。Bergsneider 2007年根据"双孔"腹腔镜的原理,利用前、后两个不同的骨孔容纳各自的工作通道,使内镜与手术器械分隔,进行颅内病变的切除。虽然达到了避免手术器械相互干扰的目的,但开2个骨孔置入2个独立的工作通道对脑组织损伤较大。 Masuda等2012年利用同一个骨孔,放置2个独立的直径为6.8 mm的工作通道,利用神经内镜成功进行1例颅内间变型星形细胞瘤切除手术。薛鹏等根据"单孔"腹腔镜的原理,将单个工作通道进行分隔,制成"双腔"工作通道。“小腔”直径6.5 mm,容纳神经内镜;"大腔"直径14 mm,容纳双极和吸引器。这样不仅能够限制内镜的活动,防止器械相互干扰,同时充分利用空间,扩大了双极和吸引器的活动范围,使手术进行地更加顺利。薛鹏等利用双腔工作通道进行7例高血压脑出血清除手术,术后患者恢复理想,其中GOS评分2分1例、3分3例、4分3例。(1)皮层造瘘较小,对血肿周边脑组织损伤较小。(2)手术视角大:内镜有0°、30°、45°、70°等不同角度,可多视角观察及"绕角观察",扩大了手术视角,从而可以弥补手术显微镜视野不足的缺点。(3)直视下清除第三脑室和丘脑等深部血肿,缩短脑室外引流时间,减少术后脑积水、颅内感染等并发症。 虽然内镜成像质量逐渐提高,但由于为二维图像,缺乏立体感,"鱼眼效应"易造成错觉,在精细成像方面效果比显微镜差;而且其操作空间狭小,出血后止血较困难。 内镜手术的注意事项:(1)由于内镜视野小、无立体感、"鱼眼效应"易造成错觉,手术过程中重视解剖标志点的识别,利于手术辨认方向。(2)使用内镜清除血肿时,术野镜头易被血液模糊,建议使用冲洗套管,反复用温水冲洗。(3)血肿清除时,要不断变换工作通道的方向进行血肿腔的观察。清除血肿时要保证在血肿腔内进行。(4)对于第三、四脑室铸型的脑室出血,直视下清除第三脑室内血肿时应同时将引流管通过"室间孔"放置在第三脑室中,便于第四脑室血肿的彻底引流。(5)出血的处理:内镜下止血较为困难,小动脉出血时,应在吸引器配合下看清出血点再电凝止血,切忌在看不清出血点的情况下盲目烧灼血肿腔壁;静脉出血则压迫为主。(6)内镜脑出血清除手术中要不断变换内镜的方向和深浅,应用内镜支持臂不利于随时调整内镜;同时支持臂固定内镜位置靠近工作通道上口,干扰手术操作,因此提倡助手持内镜。内镜手术操作精细,故建议操作时术者和助手都需要应用托手架,利于手术操作。综上所述,神经内镜清除颅内血肿疗效确切,融合了立体定向钻孔引流术和开颅血肿清除术的优点,既能清除血肿,又能减小创伤,符合微创的原则,为显微外科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。随着神经内镜设备的不断更新,技术不断进步,神经内镜将在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优势。